网购别踩坑!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

随着着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购物的盛行,网购成为消费者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。消费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,也频频遭遇虚假购物的陷阱。为帮助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,练就火眼金睛避免上当受骗,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,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务必提高警惕。

 

低价诱惑:

 

套路: 以低价为诱饵,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吸引眼球,诱导消费者下单。

 

案例:某网店售卖某品牌新款手机,价格仅为官方售价的一半,但实际上是翻新机或山寨机。

 

提醒:不要被低价冲昏头脑,天上不会掉馅饼,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谨慎购买。

 

虚假宣传:

 

套路:通过精美的图片、夸大的描述、虚假的用户评价等手段,将劣质商品包装成“网红爆款”。

 

案例:某网店售卖一款“神奇”瘦身霜,宣称“使用一周瘦10斤”,但实际上毫无效果,甚至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。

 

提醒:不要轻信商家的一面之词,多方了解商品信息,查看真实用户评价。

 

钓鱼网站

 

套路:制作与正规网站高度相似的假冒网站,诱导消费者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支付。

 

案例:某消费者收到一条短信,称其购买的商品需要补交运费,并附上一个链接。点击链接后,进入一个假冒的支付页面,导致银行卡信息被盗。

 

提醒:仔细核对网站域名,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,尤其是涉及到支付信息的链接。

 

虚假发货:

 

套路:商家虚假发货,提供虚假物流信息,拖延发货时间,甚至不发货。

 

案例:某消费者在某网店购买了一件衣服,商家显示已发货,但物流信息一直未更新,联系客服也无人回应。

 

提醒: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,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,保留好聊天记录和交易凭证。

 

货不对板:

 

套路:收到的商品与商家描述严重不符,存在质量问题或功能缺陷。

 

案例:某消费者在某网店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,收到货后发现配置与商家描述不符,性能低下,无法正常使用。

 

提醒:仔细查看商品描述和图片,收到商品后及时验货,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处理。

 

售后无门:

 

套路:商家售出商品后,对消费者的售后请求置之不理,拒绝退换货或维修。

 

案例:某消费者在某网店购买了一台手机,使用后出现故障,联系商家客服却无人回应。

 

提醒:选择提供完善售后服务的商家,保留好购物凭证和聊天记录,必要时可以向平台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5年4月7日 17:30
收藏